
今年8月以來,受持續干旱天氣影響,太高社區大部分居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用水困難,給居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面對旱情,太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通過組織各居民組長宣傳號召、微信群發放志愿者招募通知等方式,動員黨員、群眾組成抗旱志愿服務隊,迅速開展抗旱系列文明實踐志愿活動,解決居民群眾“用水難”的問題。
一、抽水抗旱保豐收
抽水持續的高溫少雨天氣導致太高社區部分農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為最大限度減輕旱情損失,太高社區立即調來抽水裝置,組織各居民小組的30余名志愿者們進行抽水抗旱。
頂著日頭,志愿者們將一根一根的水管接起來,一趟又一趟地在狹窄不平的田間小道上來回奔走,進行抽水、疏通溝渠……雖然全身上下早已濕透,但看到汩汩水流進稻田時,大家都激動不已。柘木組70歲的袁增維老人是參加此次志愿活動年齡最大的志愿者,他從抗旱抽水起,就一直堅守在田間地頭,義務抽水送到居民的稻田里。最忙的時候,他連續幾個晚上都沒有休息。
二、送水上門潤民心
“羅軍書記,我家水井沒水了”“我家也沒有了”……9月初,太高社區在居民微信群收到群眾反映“用水難”問題后,積極對接上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決定組織志愿者通過灑水車為居民進行“上門送水”志愿服務。
太高社區抗旱志愿服務隊每天安排2名志愿者,跟隨送水車挨家挨戶給居民送水。每天早上7:30,志愿者便跟隨著滿載著生活用水的灑水車駛進每家每戶,每到一個供水點,志愿者一邊維持秩序,一邊拿著水管依次加水。雖然天氣炎熱難耐,但看到缺水群眾家里裝滿一桶桶、一缸缸清水時,大家又鼓起干勁繼續前往下一個送水點。70多歲的老黨員郭桂云也第一時間加入送水志愿活動,他說:“只要我能做的,我都愿意奉獻自己的一份余熱。”同時,志愿群里的其他志愿者們也紛紛表示“如果有需要,隨時都可以安排我”。
在抗旱行動中,太高社區志愿服務隊以滿足群眾生活需要為出發點,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憂,充分發揮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有效緩解了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的狀況,得到居民群眾的一致稱贊。
責編:譚舒文
來源:株洲高新區(天元區)融媒體中心
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經授權后,轉載須注明來源、原標題、著作者名,不得變更核心內容。
下載APP
分享到